服装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。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,我国服装行业发展迅速,并日渐成熟。我国服装行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,有别于发展初期的贴牌加工(OEM),我国服装行业已经逐渐向设计生产(ODM)和品牌生产(OBM)转变,国际竞争优势也由劳动力成本优势向质量优势、创新优势、品牌优势等高层次优势转变,国内外消费者对我国服装自主品牌认知度也逐渐提高。职业装行业作为服装行业的一个分支,为国防、科技、政府机关、现代工业、第三产业等多个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提供职业制服和劳动工装。依据行业特点,职业装大致分为四大类:职业时装、职业制服、工装和防护服,是融标志性、功能性、时尚性、实用性于一体,具有行业特点和职业特征,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和服饰文化的从业人员标识性的服装。
自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职业装努力克服起步晚、底子薄等不足,充分发挥创新优势,逐步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。主流风格逐渐形成,技术能力不断提升,质量体系日益完善,服务水平逐渐规范,社会责任不断强化。受益于各个行业的发展,中国职业装行业发展进入拐点,需求持续发酵,迎来爆发期,并且在深度和广度上呈现出发展的新势头。
职业装市场的巨大需求及潜力,吸引了国内众多服装生产企业参与到职业装行业,并不可避免地形成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局面。目前我国职业装行业集中度不高,全国有近3万家服装企业涉足职业装生产,其中包括很多国内男装行业优势企业、上市公司,并且有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正不断加入到职业装市场竞争中去。国内一些知名的服装品牌诸如报喜鸟、海澜之家、雅戈尔、杉杉、庄吉等企业,在完善、加强品牌运作的同时,也开始逐步转向职业装市场,依托其品牌优势,参与职业装市场的竞争。
目前,我国职业装市场尚未形成知名品牌垄断局面,还处于竞争的初级阶段,具有品牌培育机会。未来,我国职业装的发展空间还将继续拓展,随着市场对职业装的要求越来越高,职业装产品的规范化、集群化和品牌化将成为发展趋势。国内职业装企业已经开始在管理和经营上进行调整,一批有实力、有信誉,品质优良、工艺精湛的职业装企业脱颖而出,行业领军企业不断涌现,并开始出现了一批行业自主品牌,将国内职业装行业带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品牌化建设时期。
2021中国(青岛)国际职业装产业展览会将于2021年6月28-30日在青岛国际博览中心(即墨)举办。展会以产业互链,协同创新”为主题,将围绕职业装的科技创新与时尚创意,加快行业的工艺创新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,提升文化创意水平,推进材料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,特别是产业链上下游的联动协同创新,打通职业
装产业链各环节,实现产业贸易共赢。